進入本世紀以來,工程科技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角色愈益突出。我在浙江省工作了5年,親歷了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修建。這一工程不僅促進了當地從交通末梢到交通樞紐的飛躍,更通過物流、資金流、信息流的匯聚和擴散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,促進了蘇浙滬經濟圈發展。可以說,當今世界,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愈益凸顯,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,不僅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升的決定性因素,而且成為推動教育、文化、體育、衛生、藝術等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  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最持久的力量。享有更好的教育、更穩定的工作、更滿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社會保障、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、更舒適的居住條件、更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,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夢想。
  一項工程科技創新,可以催生一個產業,可以影響乃至改變世界。袁隆平院士的團隊發明瞭雜交水稻,促進中國糧食畝產提升到800公斤以上,不僅為中國解決13億多人口吃飯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,而且推廣到印度、孟加拉國、印度尼西亞、巴基斯坦、埃及、馬達加斯加、利比裡亞等眾多國家,使那些地方的水稻產量提高15%-20%,為人類保障糧食安全、減少貧困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  共創人類美好未來,是工程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,全球工程科技人員要切實承擔起這個歷史使命。
  據新華社
  (原標題:習近平主旨演講(節選)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ypyfvcdwds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